马上注册长寿圈,结交更多长寿本地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长寿圈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* D0 S9 c6 @3 h; ^3 O
近日,长寿区新市街道新同村四组一处凉亭内,村民们或下棋聊天,或读书看报,大家有说有笑,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。
1 W; p% V. s3 Q3 R) T" r- X e+ K' U) ]
: W8 K% M% E! k) P+ o 这处凉亭名为“聚闲亭”,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。它不仅是乡亲们休息纳凉的场所,还是村民说事评理、调解矛盾纠纷的平台。
1 I1 M' N/ K% T7 y
8 s; J7 U; N7 Q$ {% p$ @* e5 `2 v
0 U& z( Z' Z* r0 m" }* F' d2 j& | 目前,新市街道已建成9个“聚闲亭”,并依托该平台开展“板凳讲堂”品牌活动。
9 R7 w' n5 b) l8 Z# y% d5 s. D; Q: r9 O' E; ^, B+ s. g, `
+ R+ `' o; V2 h+ { `
0 |! ]" L2 `7 f( W7 T
( Q+ [2 N. l8 I9 a9 n. q $ J U7 G; Y9 a0 G4 t5 p, M
% V! D+ D. }. G1 I# s" s
& |9 Y3 Z3 x9 [1 v+ V ↑长寿区新市街道的“聚闲亭”。(受访者供图)
2 \/ Z# J( ~$ p- [7 B7 E2 D% P3 e+ T: L
3 f. Q3 G: F1 b
* s& a1 J! u: `4 }( u( j 村民自筹资金修建“聚闲亭”
3 `, H7 t6 g& s# l
( {; j o0 J7 G/ ~" k/ N: n- u: Q# I: Q7 r/ J, A
“我们村的‘聚闲亭’是由村民自己筹钱建设的,大家农闲时都喜欢在这里休息。”说起“聚闲亭”的由来,新同村四组组长王勇打开了话匣子。2 w- J7 G8 B2 e; `
0 v$ `6 V! a5 w$ I5 L
- q0 q9 Y& Z; I5 `! P( W 过去,“聚闲亭”所在处是一个损毁的菌棚,因位于村上两个集中院落交界处,村民们都乐意在这里聚集聊天解闷。
: i) ]$ U0 E3 V7 e, k9 p# i! C% |8 ^
/ U/ j( E6 n4 `1 q0 `3 A
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,增进邻里感情,王勇萌发了修建“聚闲亭”的念头。2021年6月,他在村民小组微信群里提出这一想法,得到村民积极响应。两天时间内,就有40多名村民自发筹集了近4万元。有了资金,王勇又带着村民无偿投工投劳参与建设,并发动在外打工的技术工人回村帮忙,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全部工程。% D- z6 ?# k" Y7 ]
" ]; F$ o3 s4 J6 J
, J4 f# q" n. K N1 n# U) R% J& J “聚闲亭”长9米、宽5米,亭内绕墙围了几个长凳,中央对称摆放两张石桌石凳,可满足村民歇凉、看书、喝茶、下棋等需求。为弘扬孝老爱亲传统文化,村民们还在亭内张贴了“孝亲敬老,从我做起”“传承敬老传统,弘扬中华美德”等标语。 q1 J7 y4 r5 a( F9 d6 B* ~8 \
0 g$ N) [% e0 m- Y
' n, I- ^( T5 e1 |! c; O& p" \% Z. ~ “‘聚闲亭’还带动了周边美丽家园建设。”王勇介绍,“聚闲亭”建好后,为了给村民打造更好的活动场所,新市街道硬化了周边场地,还配置了健身器材,引导村民整治公路沿线和房前屋后环境。大家陆续自发修整庭院,筑起花坛,村落环境发生了大变化。
# b; c2 i" @3 }' N* A: J, h8 Y1 n7 ~* N" W' @/ Z
' C( U7 ]9 c6 x" C2 ^& X# C 亭下调解邻里矛盾纠纷 ?: l6 V: c2 | f* ^
) u) ]$ j- Y! I$ Q3 O/ V, @4 W% G" I2 r: s4 ?1 {6 [
“我自己建房子,又没让你出钱,关你啥子事?”
. u: U* Z# j9 W" \) z6 V: I) W' K1 H' X- p+ G D3 z. c
, f$ C% d5 ]! V# Q% g8 i, |
“你的房瓦盖太宽了,下雨天会有雨水流到我屋头!”
+ f& @7 t4 G: { g8 l0 M4 w+ `* ~( k8 o' ~% `
" O" H x# A( C' T: z 前不久,新同村村民叶某和龙某因修建房屋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。两人争执不下,决定去“聚闲亭”让乡亲们评评理。
; J+ b& N/ I/ [
! m* L) h9 C8 n( s* j& c4 h
* e+ J4 n5 m" o7 w 原来,叶某修建房屋时顶上的瓦盖较宽,龙某担心下雨时会有雨水从屋檐流到自家门口,要求对方收窄瓦盖。
& H8 k8 T; Y: l4 L/ n5 P2 o* f+ i% z3 K: @1 U
8 _9 [' Q m- V& g8 w; D0 n2 \
“大家都大气点,一个让一步,乡里乡亲的别伤了和气。不就是瓦盖宽了点嘛,把朝门的瓦盖改小点就好了,其它瓦盖保持原貌。”在“聚闲亭”内,乡亲们将两人分开劝说。在众人调解下,双方各让一步,握手言和。) m- m6 y1 u/ Y7 i1 U+ J
% A6 N( |/ W/ T6 p/ J& Z* s3 f7 F$ K! N; F' @2 n8 Z
“以前大家扯皮找政府,现在有了就近说事评理的地儿,大事小事敞开了说,乡亲们成了评理人。”新同村党支部书记雷云霞说。
7 ?; S0 m5 ]* T0 b: f1 P' ^1 A+ l9 m
/ ~5 O3 U+ p- Y {* T! _
“不仅是新同村,目前新市街道所辖9个村(社区)都建有‘聚闲亭’。”新市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新市街道将“聚闲亭”作为街道乡村治理示范点进行打造,设立了议事堂、说理堂,将德治、法治与自治相融合,实现矛盾纠纷“小事不出组,大事不出村”。
( K+ s: m: q7 T1 a
- I: } W" Y1 m E2 T* ]8 c
9 o2 d) Z' n/ o# m L" V; u; ` 打造“板凳讲堂”品牌开展“七讲”活动/ q0 C+ u5 p3 g9 t+ k" V+ `
8 X) p# V& [& E0 D ]# C6 g# ^8 T3 M4 i0 C! H
建成“聚闲亭”的同时,新市街道还打造了“板凳讲堂”品牌,各村(社区)每个月定期开展“七讲”活动。# c! Q" Q( }: U- R! V2 d5 c( e
1 l) D1 E Q6 N* U t! M
/ K1 M2 h$ P- @1 A “‘七讲’活动为讲理论、讲政策、讲健康、讲法律、讲科技、讲文明、讲变化。”新市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,活动以党员、干部、专家、学者、乡贤、群众为讲师队伍,不仅在“聚闲亭”开讲,还在田间地头和村居院坝讲,不限场地。
* e! M: S/ M9 n
& V( \ N: H& r1 q
" V( H8 T6 }, h& f/ Q* }7 x! ^ 在新市街道红土地村的“板凳讲堂”上,大家自发说起村上的变化。0 \2 x/ v; K) H B: k
& T, ^9 D3 j; J" Z/ N
" b. G1 q7 b6 i9 @4 ? “这两年我们周家湾变化可真大,不仅修建了‘聚闲亭’,还在坝子旁、房屋外墙上画了彩绘!”78岁的老党员韩金荣率先发言。
/ L4 |9 t7 w: d* E4 d5 ^5 i- a0 q
3 T: F1 |0 P8 A( B! ]/ I, w% C/ L7 `$ d
“我们乡村越来越美了,跟城里几乎没差别。”村民周伯荣接过话茬。( q1 l5 s: H4 U! L1 ^3 g4 P! _
" I) j% t) K+ k( i7 r: ?: f
/ }4 _# W) O) Y C9 x* j) `
自“聚闲亭”建设以来,新市街道依托“聚闲亭+板凳讲堂”,开展“七讲”宣传活动400余场。此外,该街道还成立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27个,构建起“民事民议、民事民评、民事民督、民事民管”新格局,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。
& U3 ^4 u+ D e) i# y2 m8 b
7 s+ n' A) ~ m$ J7 S$ M) c" C* _7 R
4 x7 `- z* A! o/ [2 r2 c+ |, S 9 U' |4 y+ `7 v' n( {. v2 G/ v
F& M) ^7 C- C. d) V8 b8 i
# C# c7 f2 r2 k7 Z6 n z
来源:重庆日报
" ^: s+ q* c# `0 O9 T5 |
0 i/ K( j0 ~$ D+ o4 h+ x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