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忘记密码

长寿圈

查看: 1602|回复: 0

【长寿人文】长寿有个孙仲山|往事依稀

[复制链接]

308

主题

308

帖子

1418

积分

精灵王

积分
1418
发表于 2022-4-8 15:49:5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长寿圈,结交更多长寿本地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长寿圈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
往事依稀



长寿崇德堂


  解放前,因商业中心在河街一带,当时许多显赫家族的宅院,都星罗棋布在城内新署街到凤岭街主干道的两侧。

  位于新署街与凤岭街结合部新市场入口处的崇德堂,是最为豪华的宅第。当时长寿人流行这样一句评价:“屋梁高,巷子深”。屋梁高,是说崇德堂的房子空间很大,气势不凡;巷子深,是说崇德堂庭院深深,院子众多,巷子幽长。

  崇德堂大门正对新市场入口,后门俯瞰林庄坝,占地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,是一座四进院的建筑群,里面有好几个带天井的小院,后面是一个大花园,广植奇花异树。解放后,这座老院子,曾经住过三四十户人家。而今,崇德堂已经改建成小有名气的伟达小区,小区旁边的高大石墙,还是当年的旧貌,成为崇德堂的唯一遗存。

  孙仲山长年居住在北平和天津,而长寿城内的崇德堂则是他在长寿的大本营。事实上,崇德堂的主人并不多,只有夫人谢亚贞和三个女儿。由于孙家一向热情慈善,崇德堂的客人不断,每天都有四、五桌人吃饭。每年的春节、端午、中秋三大节日,崇德堂都要办酒席招待乡下、城内的佃户门。由于乡下有田土佃户六、七十家,城内街房佃户八十多家,每次要办酒席近二十桌。


微信图片_20220408160130.png

■孙仲山家人北京真武庙甲一号老宅留影


津京旧宅


  孙仲山在北方的家,一个在天津,一个在北平。

  天津的家,应该搬迁过几次,但主要的居住地,位于别墅集中的马场道,是一栋带花园的小洋楼,与张作霖在天津的公馆同在一条大街上,相距只有百米之遥。

  北平的家,位于真武庙路北甲一号。这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广的四合院。花园很大,绿树环合,花草葱郁,有水池、戏台,还有一个可以容纳200人就餐的大厅。住房虽然宽敞,但房屋面积比起花园来就小得多了。院子的各个部分,有长廊连接,长廊配有各式彩画,与颐和园的长廊类似,下雨天往来院中,不会湿足。

  孙仲山幼子孙经厚回忆,小时候觉得真武庙的院子特别大,当时姐弟在一起玩耍时,常常打赌:“谁要敢一个人绕着院子走一遭,就数谁的胆子大。”

  据孙仲山外孙李观鼎回忆:“当时外祖父家住北京真武庙一号,那是一座屋宇宽敞、池苑秀美、中西合璧的建筑。”

  孙家子女介绍,这座宅院,应该是某个前清官员的府邸,民国后成了直系军阀首领齐燮元的住地,最后转为孙仲山所有。解放初,因为增加大中银行的存款准备金,孙仲山将这座院子以2万块钱、20根金条的价格出售。后来,一部分成为轻工业部招待所,一部分现在还有人居住。



做纯粹的商者


  孙仲山一生,弃政从商后,有一个信条,就是不参与政治。

  北京解放不久,张澜到真武庙路北甲一号的孙公馆吃饭,当时正在组织全国政协,希望孙仲山以无党派人士代表身份参加。张澜与孙仲山是老朋友,与孙仲山的至交涂凤书又是同学,关系相当不错。孙仲山对老友固然感谢,但还是表示,只专心经商,不参与政治,婉拒了张澜的邀请。

  孙仲山不参与政治,并非等于不懂政治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孙仲山是很有主见的。

  北平沦陷后,有两三个日本军官来到孙公馆,交谈良久而离去。原来,日本人找孙仲山,是叫他出来做官,但孙仲山总是以种种理由拒绝了。在孙仲山的朋友圈中,不少人沦为汉奸,最后都被枪毙。而孙仲山长期活跃在官场和商海,屡经变故,惯看风云,深知人情世故,对是非功过,心里非常有数,他知道汉奸没有好下场,面对日本人的诱惑,自然深明大义,因此绝不下水。

  抗战结束后,国民政府想让大中银行与外国银行合作,孙仲山坚决不同意。不与外国人合办银行,强调自己办,孙仲山生前多次说过此事。据王尔藩讲,赵棣华曾经叫王尔藩说服孙仲山,让大中银行由他长期办,孙不同意,就卡大中银行的脖子。到了解放战争后期,国民党要逃离大陆,这才同意把大中银行交还给孙仲山。

  孙仲山最后一次回老家,正值长寿临近解放。当时很多有钱人纷纷处置资产,向外逃跑。一天,一个警察模样的人匆匆忙忙赶到崇德堂,找到孙仲山,叫他赶紧卖地离开长寿,走得越远越好。孙仲山不为所动,并告诉来人:“哪个朝代我都过来了,我还过不了这道坎么!”



最重是亲情


  孙仲山一年到头非常忙碌,事情多,到处跑,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不多。据孙经厚回忆,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而且是儿子,可父亲孙仲山太忙了,在他一生的记忆中,父亲孙仲山只陪他吃过一次早点。鉴于这种情况,孙仲山给每个孩子都请了一个保姆,负责照料他们的生活。

  孙仲山一向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。早期,家里聘请了优秀的家庭教师,教授孩子们国文、书法,经常要求孩子们读古文,临碑帖。后来,孩子们从小学、中学到大学,都是上当时最好的学校,并鼓励资助孩子们出国留学。1932年,安排三女孙经仪、女婿钮先铭和五子孙经纶去日本留学,两年后,三人又一起从日本到法国留学。钮先铭深造军事,孙经纶学习飞行。十一子孙经义,读中学时考了个第一名,孙仲山很是高兴,特意给安排一个书房,以示鼓励。

  孙仲山再忙碌,也没有少疼孩子。十一子孙经义上高中时,不过十五六岁,由于受抗日热情的鼓舞,偷偷报名参加远征军,已获批准,第二天就要出发前往缅甸。孙仲山知道此事后,不同意,把孙经义锁了起来。孙仲山教育道:“抗日是大人的事情,你还太小,不能去”。孙仲山孩子多,但女儿多儿子少,对孙经义特别宝贝,喜欢得很,父子经常摆谈很多知心话。

  1943年夏天,十女儿孙经仁、十一子孙经义媳妇白淑贤、张宾吾夫人王漪清等,总共10多人,一起从天津回长寿老家。先从天津乘坐火车到安徽西北的届首,再坐人拉板车到陕西,然后南下四川回长寿。由于路上带的钱不够,到西安就用完了。孙仲山想得很周到,提前给西安金城银行老板周作民写了一封信,让孙经仁随身携带,到了西安,凭信取款2.5万元法币,顺利回到了长寿老家。

  对于老家的亲人,孙仲山也是关爱有加,不惜倾其所有,做了很多好事。

  孙仲山的舅父袁氏,死后没有子女,遗产被同族的人侵占。孙仲山“乃出鉅资将已占遗产倍价赎回”,选派族中支派相当、诚笃可恃名叫袁金海的,作为继子,“以续已坠之绪”。孙仲山的姐夫王正品早逝,他的姐姐青年守节抚孤,家道式微。于是,孙仲山在家乡置产、资其生存,且“托姐氏代为经营”。安排长外甥王尔屏在家读书,侍候母亲,然后携次外甥王尔藩、嗣表弟袁金海、堂弟孙海波等到北方,延请名师为之课读,后皆有所成就。

  孙仲山经常回长寿老家,每次回去,都要请亲戚、长工、佃农等吃饭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五月,孙仲山回到老家,知道自己年逾六十,回乡的时间可能越来越少,对姐姐的晚年生活放心不下,于是立下字据,又赠送姐姐120石田土,作为赡养之资。



生活点滴见本真


  在子女们心目中,孙仲山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长寿人。孙仲山一生走南闯北,从来就是一口四川话,而且是典型的长寿话。

  回忆起孙仲山的生活趣事,子女们更是津津乐道。

  孙仲山重视文化生活。信佛,家有佛堂,挂佛珠,念佛经,印佛书,交僧侣,受佛教慈悲博爱的思想影响至深。一生有两大日常爱好:喝茶、养花。孙仲山是京剧迷,老生喜欢谭富英(谭元寿的父亲,唱老生戏),旦角喜欢新艳秋(程砚秋私淑弟子,青衣特别好)。举办生日庆典,就请京剧名家到公馆唱戏。平常,一到周末,就到起十林西餐厅吃西餐,然后就去东安市场、王府井听戏。孙仲山重视传统文化,为人的信条与曹操刚好相反:“宁人负我,不我负人。”

  对子女的言行举止,孙仲山都有一套规范。从第十个子女开始,起名排序分别是“仁义礼品智信九世忠厚”,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

  孙仲山喜欢结交文人。“独喜延接文士,隆师敬友,若涪陵施鹤笙、广安胡葆生、薄伯英、永川普介白、成都萧辛园、巫山向仲璜,尤宾礼之唯恐不逮。"一生喜欢和文化人交朋友,如傅增湘、涂凤书、杨钟羲等,皆当世著名学者。

  孙仲山是个很有品位的美食家。除了西餐,喜欢吃全聚德的烤鸭。虽然居住在北方,但特别喜欢吃老家长寿的东西,如腊肉、香肠、血豆腐、小蒜、四季豆、豆花等。很多东西北方没有,每年就安排人从老家带到北方。北京家里请了厨师,外号傻李,既非四川人,也非北京人,川菜却烧得特别好。解放后,傻李被北京饭店请走,专做川菜,成了北京做川菜的老祖宗。

  子女们至今记得家中的几道名菜。一是鸭丝炒豆芽。用鸭肉丝与绿豆芽合炒,味道极好。二是炒绿豆沙。绿色,微甜,汤嘴,却好吃得很。三是杂烩汤。是孙家最有名的一道菜品,用海参、鱼肚、猪肚、发菜、肉丸、玉兰片、芋头等合炖,味道极其鲜美。



最后的日子


  回忆起孙仲山的最后日子,子女们都不胜唏嘘。

  孙仲山在老家长寿迎接解放后,于1950年春节以后回到北京,随后只身赶往天津,与五子孙经纶一道处理大中银行的清理事宜,下榻利顺德饭店。利顺德饭店建于1863年,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天津最老的饭店,濒临海河,坐落在今解放北路与泰安道交口处,曾经有众多历史名人下榻于此。

  到“五一”劳动节的时候,整个清理工作已近尾声。5月6日,孙仲山患了重感冒,喘气不止,于是电话通知住在北京的夫人郑次贞赶紧到天津。当天晚上,孙仲山提出要去吃一种平时不大爱吃的东西,然后提出要去看平时很少看的平戏,家人都一直陪同着。第二天早晨起床,孙仲山低头去穿袜子,突然摔倒在地,就再也没有醒来。

  孙仲山逝世后,子女将他安葬在天津的浙江义地。浙江义地位于天津南郊,占地二十多亩,免费专供无力购置墓地的浙江同乡埋葬。

  孙仲山曾经购建天津四川义园,哪曾想到自己身后却“客居”于浙江义地。更遗憾的是,浙江义地并没有让孙仲山长久安息。文革后期,因为城市建设需要,浙江义地坟墓外迁,由于特殊的政治因素,孙家后人不便过问,孙仲山的遗骸从此不知所终。

  而今,位于北京西山的佛山陵园,有了孙仲山与夫人郑次贞的合葬墓,一代英杰孙仲山,终于可以安歇于青山绿水之中。

微信图片_20220408160156.png

■位于天津海河边的利顺德酒店,是孙仲山生命的终点


| 来源:《乐游长寿》杂志


长寿在线 www.hicsq.com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